课题
|
语言:幼儿园也是我的家
|
设计者
|
陈莉
|
日期
|
2017.09.01
|
教材分析
与
学情分析
|
《幼儿园也是我的家》这首儿歌比较简短,文字很简洁,中间有部分是重复的,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丁丁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幼儿园,而且也说明幼儿园比家里好玩的地方。这个故事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,跟每个孩子心理想的是一样的。
|
活动目标
|
1.初步感受儿歌欢快的韵律,喜欢念儿歌。
2.爱上幼儿园,知道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。
|
活动准备
|
教具:“乐乐”手偶
座位:u型
|
活动过程
|
活动环节1
|
教师组织行为
|
指导要点
|
一、 设置悬念,引出课题。
|
1.猜一猜。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,乐乐小朋友却说他有两个家,你能猜到吗?
2.讲一讲。幼儿园是乐乐的另一个家。
|
孩子对“家”的概念,不是很清,课前可与孩子一起说说“自己的家,家里的人”等。
|
活动环节2
|
教师组织行为
|
指导要点
|
二、欣赏儿歌,学念儿歌。
|
1.教师完整朗诵。
(1)早晨,乐乐是怎样离开家的?他高兴吗?
(2)你是怎么离开家的?
(3)到了幼儿园后,乐乐做了些什么事?他高兴吗?
(4)你在幼儿园会做哪些事呢?
2.幼儿学念儿歌。
(1)带领幼儿朗诵儿歌。
(2)边做动作变朗诵儿歌。
(3)用欢快的情绪朗诵儿歌。
|
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,个别的提问可能使课题气氛比较沉闷,反复倾听和情景的引导更加适合。在学念儿歌时教师可以做接龙的游戏,幼儿说一句教师说一句,使幼儿更好地学习儿歌。
|
活动环节3
|
教师组织行为
|
指导要点
|
三、活动延伸,课后仿编。
|
1.小朋友在幼儿园除了做做游戏、听听故事,还可以玩什么?2.都可以把它编进儿歌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。
|
引导孩子说说自己在幼儿园做的事情,为仿编做铺垫。
|
教后反思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