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题
|
音乐欣赏:挪威舞曲
|
设计者
|
史旻喆
|
日期
|
2017.2.16
|
设计意图
|
《挪威舞曲》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,乐曲欢快优美,节奏明快。对于大班孩子,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,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,并通过身体动作进行表现,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,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。
|
活动目标
|
1、初步熟悉《挪威舞曲》的曲调,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、动作,初步感知舞曲ABA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。
2、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模仿动作,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。
3、体验创编和表演的乐趣。
|
活动准备
|
教具:和歌词相应的图片
|
活动过程
|
活动环节
|
组织过程(详)
|
自我分析
|
一、整体感知乐曲。
|
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挪威的名曲,它能带我们去神秘的大森林,请你们闭上眼睛,想象一下大森林,打开你的耳朵,感受一下这首美妙的乐曲。
鼓励幼儿讲述感受的内容
这首美妙的乐曲说了什么?
你能说说你的独特想法吗?
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独特的想法,我们一起来听一听
讲述故事
在茫茫无际的森林里,住着各种各样的小树,他们一会儿伸展枝条,一会儿扭动身枝,一会儿随风飘动,在一起快乐的做游戏。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来到大森林里,它们一会儿抱抱树干,摸摸柳条,亲亲树枝,一会儿围着小树快乐的舞蹈。小树醒了,小精灵们只好悄悄的退下了,小树又开始扭动身体,跳起了欢快的舞。
|
|
二、再次欣赏,了解乐曲ABA的结构。
|
请小朋友闭上眼睛,听一听乐曲中那里是小树跳舞,那里是小精灵出场。
想一想小树出现了几次?在什么时候出现的。
第一段是小树摇摆第二段是小精灵跳舞第三段也是小树摇摆。(放图片)
|
|
三、分段欣赏,创编动作。
|
播放A段
小树是怎么生长的?你能学一学吗?
播放B段
小精灵是怎么跳舞的?
|
|
四、分角色表演。
|
一半孩子做小树,一半孩子做小精灵,小树表演时精灵要躲好。
点评孩子的游戏,再玩一次。
|
|
教后反思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