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初五的习俗
农历十月十五,是古老的“下元节”。此时,正值农村收获季节,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,包素菜馅心,蒸熟后在大门外“斋zhai天”。又,旧时俗谚yàn云:“十月半,牵砻lóng团子斋三官”。原来道教谓是日是“三官”(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生日,道教徒家门外均竖shù天杆gān,杆gān上挂黄旗,旗上写着“天地水府”、“风调雨顺”、“国泰民安”、“消灾降福”等字样;晚上,杆顶挂三盏天灯,做团子需三官。民国以后,此俗渐废,惟民间将祭亡、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“中元节”时举行。
①焚“金银包”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: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,折锡xī箔bó为银锭,装入白纸糊的袋中,正面写“谨jǐn言冥míng宝一封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”,下书“子孙某某百拜”,背面写“某年、某月、某日谨jǐn封”,俗称“金银包”,叩拜后焚化。除此以外,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。
②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:这一天,道观做道场,为民众解厄除困,民众前往道观观祭,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。
③祭禹: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,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。
④做糍粑等食俗:这一天,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,蒸麻腐包子等。
⑤家中拜祭下元水官:每逢下元节来临,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,为人们解除灾难。家家户户张灯三夜,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,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。
⑥“水色”等户外活动:水,和“水官”有关,色,色彩丰富。一般是扎彩船,在河中巡游。水色由此得名。
